2019年9月,“90后”稅務(wù)人廖星露被國家稅務(wù)總局資陽市稅務(wù)局選派到資陽市安岳縣合義鄉(xiāng)麻蘭村,開始了她的扶貧路,走進了村民“王叔”的生活。
“王叔”1935年出生,解放前吃了很多苦。五六十年代大修水庫時,他響應(yīng)號召,成了一名修水庫的“打石匠”。“王叔”勤勞又憨厚,每次背石頭都舍得下力氣,經(jīng)年累月,他的脊柱受到損傷,直到現(xiàn)在腰也挺不直,腿也跟著變了形,由于家中缺乏勞動力,他在2014年被評定為貧困戶。
廖星露回憶起與“王叔”的初次見面,那是在一個初秋的早晨,幫扶隊員一行正沿著小板路走,忽聞前方傳來一陣犬吠,接著,“王叔”蹣跚著步伐從堂屋探出身來,遠遠招呼幫扶隊成員們進屋,熱情地搬出長板凳邀請幫扶隊員們落座。
回想起與“王叔”初次見面的情景,廖星露說道:“開始王叔有些局促,招呼我們坐下后,他自己找了個角落坐。”為了打消“王叔”的局促,廖星露主動向“王叔”介紹道:“王叔,您好,我叫廖星露,你可以叫我小廖,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經(jīng)常見面了,以后你有什么困難都可以給我說,我一定第一時間幫你想辦法解決。”說完,扶著他坐下,“王叔”保持著有些僵硬的坐姿,等著大家說話。
廖星露向“王叔”了解生產(chǎn)生活情況
為了解“王叔”家中情況,廖星露仔細翻看“王叔”的幫扶手冊,當(dāng)看到他的妻子和兒子的身份證號碼比一般身份證號碼多兩位數(shù)時,不禁問道:“王叔,為什么你妻子和兒子的身份證號碼比一般的要多兩位數(shù)呢?”“王叔”拘謹?shù)匾恍ΓS即打開了話匣子,向她仔細介紹妻子和兒子的情況。
原來“王叔”的妻子和兒子都是殘疾人,妻子長年在家臥床,吃藥休養(yǎng),兒子19歲時摔斷了腿,現(xiàn)在在浙江打些零工糊口。她一邊聽一邊翻查相關(guān)補助政策,把符合條件的政策勾選出來,再一一給“王叔”講解。
接著,廖星露又詢問老兩口平時在家靠什么維持生計,“王叔”站起來走到一邊堆放著的竹編旁,笑著給大家展示他編的柵欄,“我跟上去看到這些柵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的,不住地夸獎他手藝好,他的笑容終于舒展開來,還現(xiàn)場給我演示怎么劃開竹條,要選擇多寬的竹條,怎么一條一條地把竹條編上去。我學(xué)著他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動手編起來,他的笑容也越發(fā)輕松了。”廖星露回憶。
給“王叔”送毛巾
后來,她隔一段時間就會去麻蘭村看望“王叔”,每次去“王叔”都笑瞇瞇地,去的次數(shù)多了,倆人便熟絡(luò)起來,“王叔”改了口,親切地叫她“侄女”,招呼她吃自家種的水果、收的花生。廖星露也陪著他嘮嘮嗑,給他講解最新的政策,幫他打掃衛(wèi)生,添柴燒火、澆水除草……
給“王叔”送冬衣
一次送冬衣的經(jīng)歷讓她記憶猶深。秋分過后,氣候漸涼,陰雨不斷,駐村工作隊員打來電話說前幾天看到“王叔”還穿著單衣,廖星露立馬和隊員商量找來冬衣給“王叔”送去。當(dāng)“王叔”看到大家送來的冬衣,準(zhǔn)備交到他手上時,眼神一下變得很亮,接著有些手足無措地接過衣服,細細摩挲著,眼眶慢慢地紅了……
平日里,在與幫扶隊隊員們的相處中,“王叔”時常感言:“現(xiàn)在生活好起來了,干部更加團結(jié)群眾了,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覺得很幸福。”
“每每看到王叔一心感念生活越變越好時,我才真正明白了‘精準(zhǔn)扶貧’的意義,消除絕對貧困是為了讓全中國的百姓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現(xiàn)在,這項載入史冊的偉大工程已經(jīng)全面勝利,鄉(xiāng)村振興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王叔’臉上這般滿足的笑容就是我扶貧工作的最終追求,也是鄉(xiāng)村振興起航的方向。”廖星露說。(陳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