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在中國隱秘從事核武器研究28年,其中有14年在梓潼‘兩彈城’生活和工作過,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永遠學習。我將講好‘兩彈一星’歷史和這期間發(fā)生的故事,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6月25日,綿陽兩彈一星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講解員李婷說。
2023年6月25日是兩彈元勛鄧稼先誕辰99周年紀念日,中國“兩彈一星”紅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邀請鄧稼先生前警衛(wèi)員游澤華與基地干部職工在鄧稼先舊居舉行緬懷活動。向鄧老致敬,向每一位為了我國核事業(yè)奉獻出青春和畢生心血,為了我國核發(fā)展作出貢獻的那些英雄致敬!紀念鄧稼先光輝的人生,積極推進社科普及工作深入發(fā)展,激發(fā)奮進新時代的工作激情,“在今后的工作中,基地將謹記自身職責,以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為己任,貫徹落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紅色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賡續(xù)和傳承好‘兩彈一星’精神,推動基地發(fā)展上檔升級。”綿陽兩彈一星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馬昆說。
蒼松翠柏,群山環(huán)繞,一棟棟紅色磚瓦小樓隱藏其間,這就是梓潼“兩彈城”。或許“兩彈城”的名號鮮為人知,但它在中華民族崛起的歷史上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肅然起敬。“兩彈城”景區(qū)位于梓潼縣長卿山南麓,原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機關所在地,是我國繼青海之后第二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總部。“兩彈元勛”鄧稼先在這里生活和工作了14年,為挺起中國國防脊梁作出了卓越貢獻。
1962年底,鄧稼先領導起草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1964年10月16日下午十五點整,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來不及慶功和休整,鄧稼先又全身心投入到氫彈的研究中。僅僅三年之后,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核爆炸成功。
走進“兩彈城”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書寫在精英門上的一首詩:“紅云沖天照九霄,千鈞核力動地搖。二十年來勇攀后,二代輕舟已過橋。”這首詩寫于1984年,由鄧稼先負責指揮的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時,在大家高興激動之余,他親自提筆寫下。“二代輕舟已過橋”,這里的“二代輕舟”指的是我國的第三十二次核試驗。
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梓潼縣恢復并維修了“鄧稼先舊居”。墻上匾額上“鄧稼先舊居”這幾個字,是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題寫的。“兩彈元勛鄧稼先”這尊塑像是在鄧稼先80歲誕辰時,夫人許鹿希專程從北京送來的。“兩彈元勛鄧稼先”這幾個字是張愛萍將軍所題。
在這里,鄧稼先領導并完成原子彈、氫彈的武器化與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關等科研內容,鑄就了大國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
2022年清明節(jié),梓潼兩彈城鄧稼先小道與游客亮相,將“兩彈城”景區(qū)與長卿山景區(qū)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紅色文化得到進一步延伸。
鄧稼先小道從鄧稼先舊居出發(fā),翻越長卿山,最后回到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全長2.5公里。途經(jīng)團結路、攀登路、求索路、遠望路。在這里,跟隨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腳步,走兩彈元勛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觀兩彈元勛觀過的風景,想兩彈元勛想過的問題,體驗以鄧稼先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們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家國情懷。(林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