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蕎之于彝族,就像稻谷之于漢族,青稞之于藏族。
相傳,遠古的洪荒彌漫天地,人間仙境螺髻山只剩下彝人先祖阿普居木在饑餓中艱難地抵抗著災難。一只金絲雀銜著一枚蕎粒從遙遠處飛來,雀鳥化為美麗的女子,和阿普居木一起將蕎粒植入土地。不久,蕎花開滿山坡,結出了苦中散發(fā)著清香的苦蕎。彝族先民在苦蕎的滋養(yǎng)下繁衍生息,從此,苦蕎成為彝人心中的五谷之王。
彝族音樂人吉胡最新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歌曲《苦蕎》,將苦蕎種子的生長成熟與人生之路的艱難曲折做類比,突出萬物生長的韌性與執(zhí)著。
歌曲以彝族傳統樂器“克西覺兒”的悠揚長音開場,烘托出彝族古老神話中苦蕎落入凡間的開端。隨著激昂的中國大鼓與弦樂的加入,借鑒彝族高腔唱法的真假音轉換呼喚著“苦蕎”的第一次出現。豐富的民族元素與流行音樂的碰撞使得整首歌曲跌宕起伏,歌曲末段以彝族古老諺語為內容,眾人吟唱:“世間母為大,五谷蕎為首”,豐富層次的合唱將歌曲主旨推向新的高度,既凸現彝族堅韌不拔的民族特質,也寓意著整個中華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頑強不息的生命力。
作為一種文化符號,苦蕎文化不但是彝族傳統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還成為我國西南地區(qū)乃至國際最具魅力和開發(fā)潛力的傳統文化之一。隨著歌曲《苦蕎》的傳播,必將推動彝族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走向大眾、走向世界,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